您的位置:食品饮料代理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资讯 >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 可追溯食品在中国市场难推广 本质问题是价格(图)

可追溯食品在中国市场难推广 本质问题是价格(图)

来源: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资讯 | 2015/7/1 19:26:48 By 菠菜 阅读(951)

可追溯食品在中国市场难推广 本质问题是价格(图)

焦点:6月11日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到,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食品质量追溯体系。食品追溯的重要性凸显,可吃到真正可溯源的食品并不那么容易。

就全球范围内而言,可追溯食品首先出现在欧美,并且可追溯肉类制品是最早出现的可追溯食品。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欧盟、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实施可追溯在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方面取得了成效,目前食品可追溯体系在全球也被公认为是从根本上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工具之一。

我国自2000年起探索性地建设食品可追溯体系,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后,商务部、财政部在全国分批选择若干个城市作为肉类制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信部在内蒙古开展牛羊肉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理论与国外的成功实践证明,实施食品可追溯既可降低生产者因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风险,又能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心。但是,10多年来,我国的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是什么原因,导致可追溯食品在中国市场难以推广?

可追溯食品市场能否推广,首先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猪肉是我国最具有大众化的食品,也是政府多年一直试点的,我们近期调查了哈尔滨、济南、无锡、宁波、郑州、长沙、成都7个城市,均为商务部指定的肉菜流通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试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1489份显示,对可追溯猪肉信息的真实性,43.25%受访者半信半疑。82%受访者认为,可追溯猪肉信息的认证最重要,但对第三方机构认证的信任度超过对政府认证的信任度,政府信息认证的公信力不同程度受到质疑;64.74%的受访者还认为养殖信息最重要,但现实市场上推广的绝大多数可追溯猪肉并没有显示养殖信息。

与此同时,与普通猪肉相比,受访者对可追溯猪肉支付的额外价格以30%为拐点,额外价格上浮超30%,消费者将降低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需求。现实市场中,可追溯猪肉“最后一公里”的价格跃升也影响了消费需求,影响大范围的市场推广。

可追溯食品能否推广,还取决于生产者是否获得收益。对江苏苏南地区最大一家猪肉可追溯体系龙头企业进行调查显示,实施猪肉可追溯后,养殖户、生产商、销售商年增加的收益占总收益比例分别为38.21%、28.63%和33.16%。

对养殖户而言,实施猪肉可追溯体系相当于应用一项新技术,且需投入较大精力,企业与养殖户签订的契约基本保证养殖户能获得较高收益。而销售商的资金投入与承担的风险几乎没有变化,收益却明显高于生产企业,显然不尽合理。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则该企业实施可追溯的收益将骤减,甚至有可能收益难以弥补增加的生产成本。因此,对没有财政补贴的绝大多数生产企业而言,由于前期投入大,成本难以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通过收益回收,难以有生产可追溯食品的积极性。

可追溯食品难以推广的原因虽复杂,但本质的问题是价格。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众多,政府难以对所有食品生产企业给予普及型的财政性资金支持,因此需要合理分配可追溯食品参与主体之间的收益。对生产者而言,只要有一定市场收益,必将生产可追溯食品,并形成合理的可追溯食品的市场价格。当然,政府部门还须尽可能地统一可追溯食品的标准,规范可追溯信息认证市场,确保信息的准确、有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信息分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 核心内容:可追溯食品 市场推广
好妞妞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