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快”,这是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谈及产品时常挂嘴边的三个字眼。针对如何应对市场需求和实现技术创新,他表示,“要向用户要灵感,向同行要经验,向欧美要技术,向澳新要资源,用开放共生的姿态做有竞争力的民族品牌。”
“行业新人”推“创新”
不是科班出身的席刚,并不讳言刚涉足乳业时对“养牛、加工、冷链管理等一窍不通”。曾经的“局外人”身份,给了他以全新视角来思考并解决乳业发展难题的难得机会。他坦言,“在一个行业呆久了或许会跳不出来,我以一个行业新人的姿态迎接挑战、推动创新,心理包袱反而小一些。”
“坚持在一个点上实现突破,比别人做得更好一点。”这是席刚对自己及团队的一种朴素要求。“思维开放”、“搞点新事”、“大胆尝试”等关键词成为贯穿在新希望乳业团队嘴上、心上和手上的创新基因。
近几年,新希望乳业频频推出创新之举:在产品创新上推出第一款以时间定义鲜奶的“24小时”、中国第一款新鲜干酪“味蕾游记”、第一款互联网牛奶“云牧场”;在技术创新上,走出去与新西兰皇家农科院签署战略合作以提升企业科研水平;在互动营销上,为“香蕉牛奶”众筹游韩国拍韩剧、举办国内乳业第一届粉丝节、承办中国乳业新鲜盛典等。
布局“鲜战略”
纵观国内乳业消费市场,常温奶市场基本趋向饱和,伊利、蒙牛等乳企独占鳌头。席刚分析指出,要想破局,建立市场优势,新希望只有攻占管理难度更高的低温奶市场。
新希望乳业及时做出清晰的战略改革,制订了“鲜战略”,推出全球第一款以时间定义好牛奶的24小时鲜奶。席刚表示,“一杯24小时鲜奶是新希望乳业优质乳制品的代表产品,它表明我们要在低温领域完成一些颇具挑战的事情。”
这杯24小时鲜奶的出炉并不简单,在空间、时间、温度、售卖环境以及运输速度等方面都提出了更严苛的标准。
席刚介绍,从空间上讲,优质牧场一定要近在身边,让生牛乳第一时间送达工厂;从时间上来讲,不论多好的牛奶,货架期不能太长,否则牛奶的品质会衰减;温度上要严格控制巴氏灭菌的范围,要严格按照巴氏奶的规格去杀菌,过度杀菌会消耗牛奶的活性营养物质和品质;售卖的环境上,除了要保证低温存储还要严格控制环境变化;速度上,每一个环节在产品质量保障情况下一定要加速度,让好品质的牛奶在最佳的饮用时间提供给消费者。
在鏖战低温奶市场的初期,不少团队成员有畏难情绪:过去我们做得挺好的呀,现在为什么如此苛求?践行这么高的标准,这不是为难自己吗?而席刚当时很坚定,要想真正立足于市场,就要建立更高标准,做更大的努力。
“鲜战略”理念指引下,新希望乳业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成本,对旗下区域乳企进行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及管理方式。生态牧场及智能低温工厂的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把牧场、工厂及市场控制在城市150公里内,并搭建全冷链保障体系,确保“从牧场到餐桌”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
打造乳业2.0版本
2008年,席刚信心满怀地任职新希望云南分公司总经理,谁料两个月后“三聚氰胺事件”爆发。这件行业灾难,沉重打击了消费者对国产乳品的信心。
当时席刚内心震动难平,一个问题在他头脑中反复盘旋:“如果继续在这个行业呆下去,除了让企业赚钱外,我还能为行业做点什么?”他认为,乳业从业者一定要有家国情怀,应该回归到最本真的地方,把消费者需求放在第一位。
在席刚看来,真正的中国制造要成为国际品牌,赢得世界尊重,首先要做好产品品质。聚焦到中国乳业,就是要生产优质乳,打造乳业2.0版本。
那么,究竟什么是优质乳?席刚对优质乳的理解是:第一,奶源品质要好,原料不好,再好的技术、再好的设备都没法保证一杯健康的好奶;第二,冷链设施要好,低温生产、冷链运输是优质乳的关键。
新希望率先以优质乳的名义,实现在品质上的自我苛刻与自我挑战。2016年9月,新希望乳业成为全国首家通过“中国优质乳工程”验收的企业,目前已成为旗下品牌过审优质乳认证最多的乳企。
如今中国乳业发展良好,作为一家践行开放、创新、包容以及整合理念的乳品企业,新希望也进入黄金成长期。
席刚表示,“我始终相信,中国乳业的企业家能够以优质的产品和品牌去赢回消费者的信赖,开启民族品牌的自信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