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机扫一扫下载
    好妞妞官方

    找产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机 更多资讯

产品
帮您找
您的位置:首页 > 经商之道 > 营销策划 > 正文

做好细节,销售就成功了一半!

来源:食品饮料 食品饮料经商之道 | By 小杜 2018-08-23 浏览(604)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一对一的贴身互动、直接交流中逐渐培养、慢慢积累起来的。但有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顾客来到一家汽车销售店,碰巧销售部外出搞活动,店里一个销售顾问都没有,只剩下前台接待人员留守。那么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呢?

以下是他们之间两种不同的对话场景,让我们来感受并比较一下:

场景一:

顾客:你们这儿还有某某车的宣传彩页吗?

前台:有。请稍等……(边说边从抽屉里摸出一本宣传彩页递给顾客)您要的是这个吧?

顾客:(接过彩页,随手翻了翻)对,是这个。谢谢啊!

前台:您客气了,不用谢!

顾客:……那好,这个我就拿走了!

前台:好的。再见!谢谢光临!

场景二:

顾客:你们这儿还有某某车的宣传彩页吗?

前台:有。请稍等。(边从抽屉里拿彩页边和顾客聊天)您说的那种车可是我们这儿最畅销的SUV车型,看来您对SUV很感兴趣呀!

说话间,已将宣传彩页递给顾客。

顾客:(接过彩页)是啊,毕竟到时候坐在车里的是一大家子人啊!

前台:是吗?那么方便问一下您家里有几口人吗?

顾客:有六口人呢!我们夫妻俩,两个上小学的孩子,还有两位老人。

前台:这样啊!那人口可真是不少,是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呢……您看这样行吗?今天不巧销售部的人都出去搞活动了,展厅里只有我一个人值班。我来给您介绍一下展车怎么样?我的汽车知识尽管和销售部的同事相比还有些差距,但对汽车的事儿也略知一二,而且也受过正规培训。

所以如果您信得过我,我愿意给您提供服务!

顾客:当然当然,绝对没问题!再怎么说你们也是专家,我是纯外行。至少给我这样的外行讲解,你是绰绰有余啊!

前台:您真是太谦虚了。那我就不客气了,在您面前班门弄斧啦!不过,在给您介绍展车之前,麻烦您把这张表填一下行吗?

说罢,前台又从抽屉里掏出一张顾客信息调查表来,推到顾客面前:是这样的,我今天接待您,是临时的。等我们的销售人员回来之后,我会将您的情况跟他们说一下,让他们接手和您有关的业务。毕竟他们才是真正的专家,应该能给您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您看这样处理行吗?

做好细节,销售就成功了一半!

顾客爽快地应承下来,填好表格递还给前台。

前台:感谢您的配合,您真是一个痛快人!请跟我到这边来……前台将顾客领到展车前,拿出一张名片递给顾客:我叫某某某,是这家公司的前台接待员,请多多关照!

说完,前台便在展车前开始了热情、细致的讲解,其间顾客时不常地插几句话,两个人之间的氛围格外融洽……怎么样?看完这两个对话场景,你有什么感觉?恐怕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显然,两个场景中的对话氛围是截然不同的。一个热络,一个冷淡;一个水乳交融,一个略显尴尬。

其实说起来,无论是场景一还是场景二,那位前台的实务操作都没有什么问题,都称得上“恪尽职守”。可是问题在于,场景一中的前台仅仅做到了“恪尽职守”,没有往前多走一步;而场景二中的前台则不同,他不仅做到了“恪尽职守”,而且还往前迈进了不止一步。

这就是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那位前台是否真正把顾客当人看了:对场景一中的前台而言,顾客是没有人格属性的,他们是自己的同事,亦即销售部员工的“私有物”。因此,自己作为一个前台,只要尽到应尽的职责就好,不应该把手伸得太长,做多余的事情。

这是“本分”;而对场景二中的前台而言,顾客显然是有其人格属性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谁的“私有财产”。因此,即便由于分工不同,这些顾客最后还是要“转交”给自己的销售部同事,但至少在自己接待顾客的时候,这位顾客就是自己的顾客,必须全力以赴、以诚相待,不能有任何犹豫、任何保留。这才是一种专业的表现,是“公司一盘棋”精神的生动体现。

更何况,这样的做法还有利于接下来的商务谈判进程,有利于促进顾客最后的成交。至少,要比从一开始便将顾客匆匆“打发”走强得多。就像场景一中的那位前台做的那样。照那样的做法,估计顾客走了之后便不大可能再回来了。其性质无异于“赶客”。

与此相似的案例,在售后服务环节也不少见。

还是以汽车销售行业为例。一般情况下,客户去店里做保养或维修时,总会面对一段较长的等待时间。这个时候,百无聊赖的顾客也总会在店里到处走走,东看看、西摸摸,特别是喜欢跑到展厅里长时间地摆弄各种展车。

千万不要小看顾客的这些举动,这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商机。

可问题在于,由于顾客是已购车的售后顾客,店里的员工在面对这样的顾客举动时,常常会有不知所措甚至角色错乱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样的应对方式才是最佳方式。

这就造成了如下几种局面:

即便看到顾客在展厅里摆弄展车,无论是售后还是售前的员工,都不太愿意搭理这种顾客,即便勉强上前接待一下,态度也显得异常随意,异常怠惰。

理由很简单:销售部的人不太待见这些顾客,认为这些顾客“戏不大”,反正也没有什么买车的心思,随便敷衍一下就行;售后服务部门的人也不太重视这些顾客举动,认为他们看的是展车,又不是自己负责销售的周边产品,因此很难激发出“上前接待一下”的热情。

同理,如果这些顾客转悠到售后部门负责销售的周边产品柜台,而四周却恰巧没有售后员工在场的话,售前部门的员工即便看到了这样的场面,也懒得上前与顾客搭腔,宁可坐视商机从眼前消失。

所有这些现象,还是对顾客的“物化”本能使然:有戏,就接待;没戏,就不接待;抑或即便勉强接待,也表现得冷淡敷衍。同理,是我的,就接待;不是我的,就不接待;抑或即便勉强接待,也表现得随意怠惰。

总之,顾客依然是没有人格属性的存在,没有真正被当作人看。这种情况,恐怕与店家天天高喊的“顾客是上帝”的口号相去甚远,也与店家反复强调的“公司一盘棋”的局面完全不沾边。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核心内容:销售 细节 | 类别:食品
好妞妞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