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增健绿色饮品有限公 | 白象食品集团河南白象饮 | 昆明傣乡果园饮料有限公 |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
南阳美代食品有限公司 | 河北卫邦食品有限公司 | 广东椰香源食品有限公司 | 沧州千尺雪食品有限公司 |
山东广发食品有限公司 | 河北味优滋有限公司 | 山东快乐娃食品有限公司 | 完达山乳业销售部 |
黄瓜,是中山的一种传统叫法,现在更多的是称之为青瓜。两种叫法都有道理,原因是瓜嫩时为青色,瓜老时是黄色。按自然季节的种植,进入夏天,青瓜便结果可以开始收获了,如果让其长到夏末秋初,瓜身就变成了黄色。过去物产不大丰富,舍得将嫩瓜摘下来吃的人不多,大部分还是等到其完全长透了才收获当菜,故多称之为黄瓜。今天,种植技术先进,中山一年四季均可产青瓜,大量上市,反而令黄瓜之名陌生了。但是,如果要用真正的老黄瓜煲汤,恐怕还得要待近秋天的时节。如今,全国各地均产黄瓜。黄瓜更是继西红柿之后,广泛存在于中西餐之中的一种世界性蔬菜。在北方大部分地区,黄瓜还在蔬菜之外,成了夏秋人们零食的水果,许多旅游景区,不乏黄瓜当果卖的小贩。
据说,中国原不产黄瓜,是西汉时期由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的,故中国最早称之为胡瓜。后来被国人改称为黄瓜,有一传说。五胡十六国时羯族人石勒入主中原,建立后赵王朝,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不赦。有一天,石勒召见地方官员,当他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时,很不满意。他劈头就问: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樊坦慌乱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随口说道:这都怪胡人没道义,把衣物都抢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褴褛来朝。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责。等到召见后例行御赐午膳时,石勒又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做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
黄瓜在老百姓中深入民心,这又与另一民间传说有关。有句俗话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其意思浅显明白。据说,王婆,其实是个男人。他姓王,名字叫王坡,只因他说话絮絮叨叨的,做起事来婆婆妈妈的,人们就送他个外号叫王婆。王婆的老家在西夏(现新疆甘肃一带),以种胡瓜为生。那时,边境经常发生战乱,王婆为了避难,就内迁到了开封,在乡下种起胡瓜来。但胡瓜的外表有刺不太好看,中原的人都不认识这种瓜,所以尽管这胡瓜十分清甜爽口,还是没有人来买。王婆很着急,在集市上倾力向来往的行人夸自己的瓜怎么好吃,并且主动请大家免费尝瓜。但异地的口音及不佳的卖相,买瓜的人还是不多。
一天,宋皇神宗微服出宫巡视。神宗听见路上一阵吆喝,推销的人挡住了去路,便停轿察看。王婆也不知是皇上大驾光临,见有人停步观看,便更卖力地向神宗推介他的胡瓜。宋神宗试吃了一口,觉得果然甘甜清香,当下连连称赞,便问他:你这瓜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吆喝不停呢?王婆说:这瓜是西夏品种,中原人不认识,不吆喝就没有人买了。皇上听了感慨道:做买卖还是当夸则夸,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有何不好?皇上的金口一开,不多时,这句话就传遍了黄河南北,直至今天。
其实在外省地方,原先也有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这么一说。但在文革期间,斗私批修的革命热潮常需引用这句俗语来增强战斗力,而老王及老某是革命同志的称呼,为了加强贬义,就把老王统一成了王婆,自此以后,中央文件、报章杂志出现的,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那时的人们时常受警戒或自勉不要当王婆。
广东人讲国语,大多王黄不分,后来人们更加附会,王婆卖的是黄瓜。历史往往就是这样,谎言重复一百次就成了真理。几十年的艰苦革命,令黄瓜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人们日常的重要蔬菜,也许是无心插柳之功吧
如今,再也没有人将黄瓜称为胡瓜了。餐桌上,要是少了黄瓜,日子也不知单调了多少。要不是有了王婆,中国各地也许未必有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