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增健绿色饮品有限公 | 衡水绿源食品有限公司 | 昆明傣乡果园饮料有限公 | 白象食品集团河南白象饮 |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 南阳美代食品有限公司 | 河北卫邦食品有限公司 | 广东椰香源食品有限公司 |
沧州千尺雪食品有限公司 | 山东广发食品有限公司 | 河北味优滋有限公司 | 山东快乐娃食品有限公司 |
目前市场趋于饱和,中国经济进入数量封顶阶段,另外,信息革命正在快速从C端向B端蔓延,传统的渠道通路正在被重构。面对行业封顶、厂家加压、电商打劫、运营成本上升,经销商的处境原来越危险,转型是唯一的出路。
经销商的日子究竟难在哪里?
经销商互联网转型喊了好多年,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消灭中间商”的口号,多数经销商也只是笑笑而已,因为那时候电商的冲击主要发生在C端,B端虽然也受到些影响,但整个经济大环境是好的,市场整体还在增长,所以他们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可是,从去年开始,剧情发生了大逆转,伴随着O2O大军的火拼,终端实体店成为了香饽饽,而夹在厂家与终端之间的经销商,却如履薄冰。最近很多经销商朋友表示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日子越来越难。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环境影响。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行各业都呈现出增长乏力之势,消费增长趋缓,甚至在个别行业出现严重下滑;
2、竞品太多,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一方面导致终端资源的争夺加剧,终端维护费用不断高升,另一方面产品动销也越来越难;
3、账期拉长。过去几年,终端商盲目扩张规模,导致资金链紧张,反向将这种压力转嫁给经销商,回款越来越难,账期越来越长;
4、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过去3000元的月薪有人干,现在5000元都不一定招到人,而且受大环境的影响,最近几年整个业务员群体的薪资呈现下滑趋势,这也导致了业务员流失率高,团队不稳定;
5、直销的冲击。随着微商的崛起,很多三四线品牌或者一些新品牌借助微信这一渠道搞人海战术,极大的抢占了传统经销商的客流;
6、线上竞品或者同品的冲击。尤其是以天猫、淘宝店为主的电商渠道,在某些品类,比如休闲食品,开始大肆瓜分传统经销商的市场份额,而且近年来网上窜货愈演愈烈,直接威胁代理商的利润;
7、O2O的冲击。自去年以来,在国家“双创”的号召下,大批创业者涌入O2O,去年经过数轮烧钱大战,对经销商的生意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8、KA上量越来越难。据不少经销商朋友反映,很多大型的商超都在大力发展自营产品,而把他们代理的品牌作为利润产品,价格往往定的很高,因此越来越难走量;
9、厂家加压。面对销量下滑,厂家不断向经销商加压,正常的促销之外,不少厂家还要求经销商提供专人专车,导致经销商的终端维护费用大大增加。
概括一下,经销商的压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行业封顶,所有行业几乎都出现了销量下滑,销量与利润双飞的时代已经宣告终结;二是电商打劫,信息革命正在快速从C端向B端蔓延,传统的渠道通路正在被重构。如果说C端的流量打劫还不至于致命,如今B端电商的来袭则是一次彻彻底底的革命;三是运营成本上升,房租年年涨,中国的商业已经被地产绑架,进退两难。用工成本和管理成本也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逐渐高企;四是厂家加压,正如上文所说,厂家越困难,就对经销商的要求越苛刻。
经销商的处境可谓“四面楚歌”,转型是唯一出路!
“消灭中间商”这次要动真格的了!
“去中间化”“消灭中间商”的说法喊了好几年,都没见实质性的动作,但这次不一样,要动真格的了。
业内将这种模式称为集中式B端电商,这种模式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要消灭传统的经销商、供货商、二批商等等一切中间环节,用互联网的手段重构传统的渠道结构。且不论这种模式的可行性有多大,被阿里、京东两大巨头同时盯上的领域,不死也得脱层皮。据了解,目前京东正在大肆招兵买马,投放了大量地推人员,并且针对终端店已经展开了补贴大战,不少终端店开始“倒戈”。虽然,阿里目前还未见动静,但一旦动起来也必定是大动作。
同时,另外一种模式的B端电商也在遍地开花,例如批多多、掌合天下等等,业内称之为分布式B端电商,与集中式不同的是,分布式B端电商以现有经销商为核心,通过互联网手段来优化传统的渠道结构(比如通过集采、统储、统配、统销等来实现提效降耗),扮演的是一个整合者的角色。
虽然,从模式上来看,分布式B端电商不像阿里、京东那样激进,主张与经销商共生发展,但隐含的一个前提是,只有接受互联网,并且按照互联网的要求进行改造升级的经销商才有可能搭上这趟列车,所以不管哪种模式的B端电商,都是要重构传统的渠道结构,砍掉不必要的分销和管理环节,抱残守缺的经销商只有死路一条。
经销商转型六大模式
狼来了!这次是真的来了!在信息时代,所有的商业要素都将被重构,产品、渠道、传播、运营等等环节都将接受互联网的改造,“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多余环节都将被干掉,经销商转型刻不容缓。
互联网对传统经销商来说既是冲击,也是机遇,一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将会飞得更高更远。
模式一:终端化
在传统的渠道结构下,一款产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至少要经过5—7个环节(厂家-经销商-供货商-二批商-终端商-消费者),产品经过层层加价,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价格至少比原来高出20%。高毛利、高成本、高能耗是传统渠道模式的典型特点,而电商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颠覆“三高”行业,图书、服装、3C、农产品等等都已经被颠覆或者正在颠覆,现在又盯上了快消品。如何避免被颠覆的命运?只有自己先动手,砍掉不必要的分销和管理环节,直控终端或者自建终端。在过去,这件事情很难完成,但现在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很好的实现。
模式二:服务化
往终端化转型,需要较大的投入,而且终端运营、品牌打造、O2O服务这些对传统经销商来说都是陌生的领域,因此风险较大,相比较而言,往服务化方向转型则比较稳妥,经销商本来就是做服务的嘛。
不管是京东、阿里这样的集中式B端电商,还是批多多、掌合天下这样的分布式B端电商,大部分人认为,传统经销商的服务职能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因为中国的终端体系极度碎片化,不像欧美那样成熟和集中化,只需掌控沃尔玛、家乐福等几家大型KA就可以实现全国覆盖,这种碎片化特征也意味着掌控全部的终端渠道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京东、阿里这样的巨头,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经销商在其中起到的客情维护、金融服务、物流配送等等服务职能至少在短期内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
模式三:平台化
平台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流量的整合者,包括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平台的终极形式就是生态闭环,目前C端电商的阿里、京东正在从信息流、物流的整合向金融也就是资金流的整合过渡。平台赚取的是管道费,是最长久也是最稳妥的商业模式,未来,谁能把流量整合得最好,谁就是胜者。
目前,C端电商的流量红利已经耗尽,所以出现新的大平台商的几率很小,但B端电商还处于开拓阶段,而且相比C端,B端的市场要大得多,只要模式清晰,定位精准,完全有可能出现京东、阿里这样体量的平台商。
模式四:共生化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经销商都具备打造平台的实力,除了自建平台,还有一条转型途径就是入驻第三方平台,借助第三方平台来实现运营和组织管理的互联网转型,在大平台内部建立自己的小平台。这类似于生物界里的“内共生体”(体积小的一方)与“宿主”(体积大的一方)组成共生伙伴关系,通过共生共享的方式一起发展壮大。
经销商提供配送服务,收取部分费用。对于A来说,避免了不满载造成的资源浪费,而对于B来说,花很小的成本就可以解决配送不到或者配送困难的问题,这就是共享带来的好处。
模式五:联盟化
随着市场的不景气,在许多行业出现了经销商自发联盟的形式,抱团取暖,共同应对危机。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化解同行恩怨,避免了恶性竞争;二是可以发挥集采优势,以较低的价格向厂家拿货。
模式六:直销化
去年的毒面膜事件,让微商的声誉遭受重创,唱衰微商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尽管微商存在很多问题,但微信的确是一条很好的分销渠道,尤其是对于新创品牌和三四线小品牌而言,过去的问题是走入了传销的误区,而微商的正确打开方式应当是直销,即品牌商的产品通过1-2级代理直达消费者。
总之,不管哪种转型方式,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要把原有的业务基础打好,如果你是一坨烂泥,谁都没办法扶你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