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增健绿色饮品有限公 | 衡水绿源食品有限公司 | 昆明傣乡果园饮料有限公 | 白象食品集团河南白象饮 |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 南阳美代食品有限公司 | 河北卫邦食品有限公司 | 广东椰香源食品有限公司 |
沧州千尺雪食品有限公司 | 山东广发食品有限公司 | 河北味优滋有限公司 | 山东快乐娃食品有限公司 |
娃哈哈作为国内乳行业的知名品牌,在国内一直被广大消费者所关注。继跨界多元化投资娃欧商场被曝拖欠千万租金后,近期,疑似强制员工摊派购买奶粉事件,让曾经在饮料行业叱咤风云的娃哈哈成为了舆论焦点。
娃哈哈发迹于营养液,成名于果奶,大发展于各种饮料,如今正在遭遇事业“瓶颈”。
纵观娃哈哈的发展轨迹,跟风战术不得不说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尽管这一战术并不显得高明,但在早年国内饮料事业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的时期,娃哈哈“先入为主”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在采取跟风战术的同时,娃哈哈并不失时机的打出“民族牌”.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内,娃哈哈不仅成为了国产食品饮料界的龙头,更把总经理宗庆后捧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
近来卷入舆论漩涡的爱迪生奶粉,是娃哈哈的产品系列中少有的同时打出“跟风牌”和“民族牌”的产品。但从该产品的现实情况来看,其双料战术的效果已大不如前。
跟风战术风光不再
纵观娃哈哈早年的发展轨迹,跟风战术不得不说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
从最初的营养液,到一举成名的果奶饮料,再到纯净水、可乐、茶饮料等领域,娃哈哈无一不是在已有先行者的情况下果断跟进,并依靠自身的渠道优势和宣传优势迅速攫取市场份额。
同娃哈哈早年的产品一样,爱迪生奶粉也是跟风战术下的产物。
在经历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强烈打击后,国产奶粉一蹶不振,洋奶粉趁虚而入。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奶粉进口14万吨,2009年仅一年就翻番至31吨,2010年更增长至48万吨。
在对国产奶源信心不足的情况下,不少国内商家便做起了贴牌奶粉生意,即采用国外奶源在国内或国外进行生产,穿上了“进口”的外衣,产品的出售价格和利润较之国产奶粉有明显超越。
类似的商家如合生元、澳优等,均在2008年或更早便涉足婴幼儿配方奶粉,在短短几年内便成为仅次于外国老牌婴幼儿奶粉的“洋”国产品牌。
较之上述“前辈”,娃哈哈的爱迪生奶粉显得姗姗来迟。直到2010年,娃哈哈才宣布进入奶粉行业,并于该年5月推出爱迪生婴幼儿配方奶粉。
但这一次,爱迪生奶粉未能复制娃哈哈“前辈”产品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