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广东同润堂饮料有限公司 | 北京顶养科技发展有限责 | 河北天天乳业集团有限公 |
山东养生冠食品有限公司 | 西安冰峰饮料股份有限公 |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 青岛慧能多农业发展有限 |
佛山市懋源食品饮料有限 | 河南益品堂食品饮料有限 | 四川风云广告 | 广东省汕头市新伙伴食品 |
食品安全事件出现反弹,做好食品溯源刻不容缓。《2005—2014年间主流网络舆情报道的中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日前发布,该《报告》显示,2005—2014年的10年间全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数量达到227386起,平均全国每天发生约62.3起,处于高发期,并在2011年达到历史峰值,当年发生事件38513起。
2012年起事件发生量开始下降,2013年下降至18190起,但在2014年出现反弹,上升至25006起。可见,防止食安问题监管的“倒车”现象,做好食安溯源,食安舆情刻不容缓!况且食安在五中全会上中央建议上升到“十三五”的战略。
超七成食安事件系从业人为与监管错位导致
该《报告》指出,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肉与肉制品、蔬菜与蔬菜制品、酒类、水果与水果制品和饮料是发生食安事件最多的5大类食品,事件量之和占总量40.54%;60.16%的事件发生在食品生产与加工环节,75.5%的事件是由人为因素所导致,其中不规范使用添加剂引发的事件最多,占总数的31.24%,其他依次为造假或欺诈、使用过期原料或出售过期产品、无证或无照的生产经营、非法添加违禁物等;北京、广东、上海、山东、浙江是发生量最多的5个省区,累计总量为92914起,占总量的40.86%。
该《报告》还强调,2005—2014年的10年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成因十分复杂,是长期以来各种矛盾累积的必然结果。我国 食品生产与加工企业的组织形态虽然在转型中产生了积极的变化,但以“小、散、低”为主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观,生产与加工环节的多发性具有现实基础; 同时由于我国食品工业的基数大、产业链长、触点多,更由于诚信和道德的缺失,且经济处罚与法律制裁不到位,在“破窗效应”的影响下,必然诱发人源性的食品 安全事件。
此外,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探索中逐步优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市场与社会间,地方政府负总责与治理能力间的匹配关系,体制滞后是事件多发的体制原因。
4大类农产原料及其产品检测合格率下降
《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5)》、《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5)》指出,近年来我国仍然发生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但“总体稳定,正在向好”是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基本面。
2014年农业部在全国31个省153个大中城市组织开展了四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共监测5大类产品117个品种,监测参数为94项,抽检样品43924个,总体合格率为96.9%。其中,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水果、茶叶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3%、99.2%、93.6%、96.8%和94.8%,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上保持稳定,居民主要食用农产品消费的质量安全继续得到相应保障。
蔬菜合格率连续7年超96%。2014年蔬菜的检测合格率为96.3%,较2013年下降0.3个百分点,但较2005年大幅提高 了4.9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自2006年以来持续呈现出良好势头,农药残留超标情况明显好转。监测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全国蔬菜产品抽检合格率 连续7年保持在96.0%以上的高位波动,但2013年、2014年检测合格率略有下降,这表明我国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情况有所好转,质量安全水平呈现“波 动上升”的态势。
畜禽产品合格率高达99.2%。2014年畜禽产品的监测合格率为99.2%,较2013年下降0.5个百分点,但较2005年提 高了2.5个百分点,自2009年起已连续6年在99%以上的高位波动。这表明我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备受关注的“瘦肉精”污染物监 测合格率为99.8%,比2013年又提升了0.1个百分点,与2012年持平,连续8年稳中有升,城乡居民普遍关注的生猪瘦肉精污染问题基本得到控制并 逐步改善。
水果合格率与2013年持平。2014年水果的合格率为96.8%,与上一年持平,已连续三年(2010、2011数据未公布)在 96%以上的高位波动,但较2009年首次纳入检测时仍回落了1.2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水果质量安全水平平稳向好,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水产品合格率比2013年下降0.8%。2014年水产品检测合格率为93.6%,较2013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在五大类农 产品中合格率。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监测范围扩大、参数增加等因素影响,但水产品合格率为2008年以来的值且连续两年低于96%。
茶叶近三年合格率波动幅度大。2014年茶叶的合格率为94.8%,较去年下降3.3个百分点,近三年合格率的波动幅度远高于其他大类产品。这表明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仍不稳定,质量提升有较大的空间。
国人吹捧的进口食品,安全风险反增61.9%
针对被人们视为“宝贝”般且趋之若鹜地争相购买的进口食品,《报告》也给出了客观的数据:2014年全国进口食品贸易总额在2014年达到609.92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了6.84%,再创历史新高。
但“新高”的背后更引人关注的是问题进口食品总数速度上涨之猛。《报告》显示,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于2014年检出不合格进口 食品共3503批次,较2013年增长61.9%。其中,进口不合格食品批次最多的前十位来源地(按大小排序)分别是中国台湾、美国、韩国、法国、意大 利、马来西亚、泰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合计2399批次,占全部不合格批次的68.5%。
同时,不合格进口食品来源地也明显增多,呈逐步扩散趋势。进口不合格食品来源地的或地区数量由2013年的68个扩大至2014年的80个。其中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微生物污染与标签不合格成为了不合格进口食品的主要问题,占据不合格抽检原因的51.1%。
食品安全舆情已引发全社会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仍然发生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不同的人士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有着不同的看法,海内外各种媒体也有着不同的声音,但“总 体稳定,正在向好”确实是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基本面。但上海福喜事件等一系列具有较大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为全社会所持续关注。
归结中国食品安全现象,其特点主要有五点:一是舆情事件的涉及面更广,发生的舆情事件不是只局限于一个行业中的一个企业或是某个地 区;二是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主要由人源性因素所诱发;三是微博仍然是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重要载体;四是转基因仍是关注的焦点;五是网民理性有限,面对相关负 面信息时往往持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对此,行业内外的专家学者均表示,加大打击造谣、传谣行为的力度,尽可能减少网络中的虚假信息,努力净化网络环境,推进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已刻不容缓。
食安舆情关乎国人生命安全,五中全会中央已经建议将此上升为战略,纳入“十三五”规划,我们要把食品安全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食安舆情的溯源要笃行,给监管部门提供原始决策依据。
2025/5/9至202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