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机扫一扫下载
    好妞妞官方

    找产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机 更多资讯

产品
帮您找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食品安全 > 正文

“菜篮子”安全大调查

来源:食品饮料招商网 食品饮料新闻资讯 | 2015-08-14 09:03:19 By 东仔 阅读(908)
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孟州市景一饮品有限公司 河南益和源饮品有限公司 广东省汕头市新伙伴食品
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 青岛慧能多农业发展有限 广东同润堂饮料有限公司 济源市鑫源饮品有限公司
河南益品堂食品饮料有限 烟台三九食品有限公司 湖南国飙贸易有限责任公 衡水绿源食品有限公司

7月份京沪时令果蔬农残情况一览

□ 绿色和平组织 供稿

民以食为天,“菜篮子”这个关系人们一日三餐的民生保障工程,从1988年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并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语。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居民对自己舌尖上的安全多了一份担忧。农业部也将“菜篮子”工程战略重点从保“量”向保“质”转变,将食品安全作为重中之重。

一线城市是“菜篮子”工程的首批试点城市,以北京、上海为例,两城市常年居住人口总数超过4600万,北京每年的蔬菜消费量有700多万吨、上海约为264万吨。这两大城市的“菜篮子”农残检测结果,直接反映了一线城市居民餐桌的安全情况。

从2013年开始,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中国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京和上海的“菜篮子”质量进行了跟踪调研。调研发现,农产品的生产模式是影响质量的最根本因素;政府对生产和流通的有效监管是确保“菜篮子”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蔬菜质量直接表现为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特别是农药残留的情况。

京沪夏季蔬菜独立抽检结果:

半数含4种以上农残

7月,绿色和平在北京、上海两地的3个菜市场,分别购买了小油菜、黄瓜、桃子3种时令果蔬,共18个样品,并送至具有资质的独立第三方实验室进行400余种农药残留的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17个样品含有农药残留,半数样品含有4种以上混合农残,共测出27种农药。其中北京的一个小油菜样品上测出于2009年禁止使用的氟虫腈。虽说是当季的黄瓜、小油菜、水蜜桃,吃起来却难以让人放心,如果简单烹饪或者直接食用,对人身体的危害显而易见。

菜篮子安全大调查

菜篮子安全大调查

混合农残和“去不掉”的农药

混合农残为什么值得特别关注?从毒理学意义上讲,同时接触多种农药可能会产生叠加作用(令毒性增强),或是协同作用(产生新的毒性),即多种农药混合在一起时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这些农药各自产生的影响之和。但有限的科学研究并无法对农药的无限多种排列组合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于是人们生活中的每都被进行着混合农残的人体实验,因而患上各类慢性疾病的风险与我们如影随行。

对农残稍有意识的消费者,往往会将果蔬长时间浸泡、或者去皮当作为去除农药的有效途径,却忽略了农药业的新式武器--“内吸式”农药。这种农药被植物吸收后,通过植物内部疏导遍至整株,农药往往存在于果蔬内部而不是表皮上。这次有北京的小油菜、黄瓜、桃子、上海的桃子中了内吸式农药的招。北京的一个小油菜样品,不仅使用了禁用农药氟虫腈,还含有另外两种同属内吸式农药的灭蝇胺,吡虫啉,这些农药生殖毒性及神经毒性,长期食用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国标挡不住的健康隐患

平日我们常常听到各地蔬菜抽检合格率奇高,但独立第三方检测的结果并不乐观。我国的《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GB2763-2014)中规定的农残标准3650项,在数量上与欧盟的20000余项标准仍存在差距,在量级上也因国情原因可能宽松百倍以上。以本次检测中啶虫脒来说,欧盟规定它在小油菜上残留量为0.01mg/kg,而国内为1mg/kg.检测结果比照标准,会发现合格率竟然是.

这种解读让不少人放松了对农残的警惕,并抛出“剂量论”,使“不超标是安全”这类言论大行其道。农残标准看似是个科学结论,因为它基于“毒理学”的数据,以可能的安全风险为基础,以一个人一生天天吃某种农产品和可能吃的量来计算,在此基础上增加了100倍的安全系数。可未被强调的是农残标准还参考“田间操作”的残留值,即科学使用农药并遵循安全间隔期的规定会残留多大剂量的农药。对农药风险的评估从国际上看也多被农药生产公司所左右,因此农残标准的所谓“科学”多半仍是“政治的”的。

国标还往往不考虑混合农残和食物摄入的叠加,仅以民众每日食用的果蔬单一来看通常含有混合农残,而人们的饮食是由多种食物构成的,像是本次检测中北京的小油菜一类含有10种不同农药残留,如果我们又同时吃了含其它混合农残的桃子,这时“国标”的保护意义明显变得薄弱。“总体上减少对农残的暴露”是在遵守国标以外,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可持续的重要原则。

城市“菜篮子”安全的真正

解决之道

与其盯住“国标”而满足于表面上的安全,在源头上减少有毒有害的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才是“菜篮子”安全的真正解决方案。随着我国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步伐的加速,居民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菜篮子”质量的提升需要农产品生产者、监督部门特别是市一级的政府部门摸索出适合当地的方式方法。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长期以来在集周边省市之力确保食物的供给。据统计,北京本地的蔬菜供应约占30%,山东、河北供应了近70%.而上海本地供应比例占到其蔬菜消费量的一半,外地供应也有部分来自于山东和邻近省份,如江苏、浙江等地。京沪两地的重要供应省份山东、河北,同样也是我国东部的农业大省,同时化学农药使用量也均位居全国前列(山东,河北第八),所以这些省份化学密集型的农产品生产模式亟需转变。对于京沪两地而言,不仅是要加快本地农作物生产的生态无害化转型,还需通过区域化协议,帮助供应地省份完成对化学农药、化肥的控制和减量,尽早实现现代生态农业生产,从源头上杜绝化学密集型农业对居民餐桌的污染,实现“菜篮子”安全。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行业分类:不限 | 核心内容:菜篮子
好妞妞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