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河南益和源饮品有限公司 | 蚌埠市福淋乳业有限公司 | 河北天天乳业集团有限公 |
广东省汕头市新伙伴食品 | 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 | 济源市鑫源饮品有限公司 | 青岛慧能多农业发展有限 |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 河南益品堂食品饮料有限 | 山东养生冠食品有限公司 | 焦作优贝饮品有限公司 |
饮料市场创造了很多的价格,市场规模很大。那么,在这个以亿为单位的饮料市场中,那些饮料在快速增长呢?
5724亿元市场规模,未来仍将由量驱动
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04-2013年,中国软饮料行业处于成长期,复合年增长率10.8%;2013-2016 年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外卖行业和街边茶饮店的崛起影响,行业增速放缓;2016年起,随着各大企业产品升级重新吸引消费者,2016-2018年复合年增长率回升至4.2%。2018年整体的市场规模达5724亿元。
通过比较各国软饮料单价和人均 GDP,中国软饮料均价已不便宜(考虑到我国人均GDP仍然较低),而人均饮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18 年中国人均饮用量为56.1升,处于全球后23%的水平,美国、日本、韩国人均饮用量分别为271.3升、173升、93.7升。由此得出结论,未来饮料行业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人均饮用量的提升。
02
瓶装水、功能饮料高增长,
即饮茶加速复苏
软饮料行业分为瓶装水、即饮茶、碳酸饮料、果汁、能量饮料、运动饮料等9个细分子行业。行业规模上,规模前三大的品类是瓶装水、即饮茶、碳酸饮料。增速上,能量饮料销售为强劲(同比上年增长11%),其次是瓶装水(同比上年增长9%)、运动饮料(同比上年增长7%)和即饮咖啡(同比上年增长5%)。销售额的复合增长率上,2014-2018年中国能量饮品快,为 17.6%;其次为瓶装水为11.5%;果汁销售额持续下降,但纯果汁(含NFC果汁)取得6.2%的增长。
即饮茶将会复苏。2015-2016年即饮茶由于茶饮店和外卖的影响负增长,2017-2018年开始反转向上,但即饮茶的衰退只是暂时的,原因如下:1、东亚地区具有悠久的饮茶历史,茶仍然被消费者认为是一种健康的功能性饮料;2、近5年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复合增速的前三大品类均有瓶装水和即饮茶。
虽然即饮茶在中国受到茶饮店的冲击阶段性衰退,但由于茶饮店的茶饮也具有价格较高、便利性较低、含糖量和脂肪较高的缺点,繁忙的都市群体将会重新回归到便携健康的即饮茶上来。
技术创新和产品快速迭代能力将是饮料企业获得增长的关键。快速增长的几个新品类——NFC 果汁、鲜牛乳奶茶、低温鲜果茶、即饮咖啡的高增长得益于冷链技术的成熟,透明奶茶、添加膳食纤维饮料、常温酸奶、新型益生菌饮品皆是运用了新型原料。
03
实体零售占主流,
电商和便利店占比提升
实体零售渠道仍占主流,但非实体零售渠道占比上升。实体零售主要渠道分别是:独立小杂货店(41.5%)、超市(35.4%)、超大型超市(11.8%)和便利店(5.4%)。由于消费者对饮料的购买以即时性需求为主,导致线下渠道为饮料行业主要的销售渠道。
酸奶、牛奶、果汁等品类对于冷藏条件要求较高,相比于其他品类更加依赖线下现代渠道冷柜销售。近年由于电商、快递、外卖服务的持续发展,基于商店的实体零售渠道的占比下降,只有便利店渠道略有上升。非实体零售中,电商渠道和贩卖机渠道增长较快。
电商和便利店渠道增长趋势将持续。由于城镇化和大城市虹吸效应使得中产阶级和都市居民群体壮大,便利店、精品超市和贩卖机三个渠道增长快。对比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的情况,中国便利店渠道和电商渠道占比仍然偏低。
2013-2018年,电商和便利店成为行业销售量增长快的两个渠道,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6%和7%的增长。我们认为,电商和便利店渠道的增长趋势已经形成,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渠道方面将会形成一个多层次、线上线下平衡与融合的局面。
2025/5/9至202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