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蚌埠市福淋乳业有限公司 | 河南益品堂食品饮料有限 | 河北天天乳业集团有限公 |
广东同润堂饮料有限公司 | 北京顶养科技发展有限责 | 焦作优贝饮品有限公司 | 西安冰峰饮料股份有限公 |
河南益和源饮品有限公司 | 山东养生冠食品有限公司 | 济源市鑫源饮品有限公司 | 河南永铂利商贸有限公司 |
牛奶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备物品,还是青少年提高营养与健康的食品之一。发展乳制品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高人民生活水也有很大推动作用。
中国乳制品行业起步晚、起点低,从1997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发展迅速。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对乳品行业带来了重大打击,不少乳品企业的生产近乎陷入停滞状态,整个行业的总产量也因此而出现了负增长。
“三聚氰胺”事件后,对乳品行业的整顿及企业对安全生产意识的强化,中国乳品行业进入复苏期,行业产量、产值和销售收入均呈现缓慢平稳回升态势,国内乳制品消费市场开始回暖,消费逐步趋于理性。
具体而言,中国的乳业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市场为王时代(1997-2008年)
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整个行业的容量相对较小,由于技术的限制,市场上以低温杀菌的巴氏奶为主,不易保存,销售半径有限,难以规模化,市场上绝大部分都是区域性企业,尚未出现一个全国性品牌,此时现在的行业老大伊利还是一个偏安于内蒙古草原的一家小乳企。
1999年,牛根生创立蒙牛。然后草原双雄伊利和蒙牛推出了常温奶,开始把牛奶卖向全国市场,带动了整个牛奶行业的发展,迅速扩大了整个乳业市场的体量。伊利从06年开始不断推进织网计划,蒙牛在大经销商制+营销配合以火箭速度增长,而坚守低温层级的乳业巨头光明逐渐被伊利和蒙牛拉开差距,从而奠定了现在常温奶统治天下局面的基础。
在这个时间历史里面,有几个不得不提的时间节点和故事。
1993年,伊利进行股份制改造,由国营企业变为股份制企业,有“中国乳业教父”之称的郑俊怀掌舵伊利,同一年,在草原双雄崛起之路上功不可没的包装企业瑞典利乐,正式开始拓展其在华业务。
1996年3月12日,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
1997年,伊利引入利乐包装生产线,我们熟悉的伊利盒装常温牛奶由此诞生。
1999年,被伊利扫地出门的牛根生成立蒙牛,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三无”困境下开启一段传奇的创业故事。稍后,利乐也向蒙牛伸出了橄榄枝,利乐将价值千万的设备以极为优惠的价格半卖半送给了蒙牛,蒙牛也推出了常温牛奶。
在这里面我们提一下“利乐”公司,曾有媒体将其描述为“乳业战场背后的军火商”,这不仅因为曾经传出利乐攫取了每盒利乐包装牛奶利润的3/4,也不仅因为利乐将偏安内蒙古一隅的蒙牛、伊利推向了草原双雄的宝座,还因为利乐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乳业的格局:鲜牛奶的沦落,以及常温奶、复原乳和调制奶的盛行。
在利乐的帮助下,草原双雄携常温奶以惊人的速度抢占市场,而鲜奶厂商们也没闲着,到2004年,已有光明、新希望、燕塘、三元等四家以低温奶销售为主的中国乳品制造销售商与美国国际纸业(另一家包装公司)公司达成联盟。一场鲜奶和常温奶的大战随即爆发。
在全国处于一片保鲜与禁鲜的激烈争论之时,2005年2月2日下午,由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该委会议室召开了液体乳“鲜”字标识专家研讨会,与会人员约40人,其中包括卫生部、农业部、国标委、中国奶业协会、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元、蒙牛、伊利、黑龙江乳业集团等有关专家或负责人。
有意思的是,利乐公司传播事务总监杨斌致中国乳协领导的一封信被带进会场,并一一分发给各与会者,信中强烈地表达了支持“禁鲜”的意愿。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场战争的结局:低温鲜奶的外包装上不能再使用“鲜牛奶”等名称,而只能使用“灭菌奶(乳)”和“巴氏杀菌奶(乳)”等标准名称。此后主打“新鲜营养”的低温鲜奶被迫更名。直到2008年1月1日,禁鲜令才被解除,巴氏奶能叫回鲜奶了,但是低温鲜奶已经丢了大半江山,回天无力,以“纯牛奶、早餐奶”等命名的常温奶、调制奶大获全胜,几乎垄断了液态奶市场。
尽管没人承认,但这场“禁鲜令”之争依然被认为是以光明、三元为代表的保鲜派和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常温派之争、是“常温阵营”的中国奶业协会和“鲜奶阵营”的中国乳品工业协会之争、是国际纸业和利乐公司之争。
自此之后,在2003年已经让出行业老大的光明为首的低温奶企业再也无法遏制常温奶进击全国,草原双雄奠定其江湖霸主地位。
未来,中国乳业又会如何发展,出路又在何方?人们期待着会有更好更健康的牛奶出现在生活当中。
2024/11/22至2024/11/24
2024/11/22至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