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机扫一扫下载
    好妞妞官方

    找产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机 更多资讯

产品
帮您找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低因咖啡——无“因”的爱?

来源:食品饮料代理网 食品饮料新闻资讯 | 2018-01-27 09:06:26 By 小杜 阅读(728)
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青岛慧能多农业发展有限 四川盼中盼食品有限公司 益可滋(青岛)饮品有限
北京顶养科技发展有限责 西安冰峰饮料股份有限公 河北天天乳业集团有限公 佛山市懋源食品饮料有限
湖南国飙贸易有限责任公 衡水绿源食品有限公司 四川风云广告 蚌埠市福淋乳业有限公司

社会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这让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改变,的变化是咖啡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之一。咖啡因能让咖啡具有提神的功能,但却因为在特殊人群,如孕妇体内代谢慢而常常被列为禁忌。那么,热爱咖啡的孕妈们只能对其空寄相思之苦了吗?

▎咖啡因是植物分泌的“杀虫剂”

以前我们曾讲过,咖啡因是一种植物生物碱,植物通过分泌咖啡因抵御虫害,小小昆虫汲取了咖啡因,会麻痹致命。

甜腻的巧克力酱滴在桌子上,是不会惹蚂蚁的,恐怕是因为蚂蚁的祖先记忆中有“咖啡因有毒”这部分。

咖啡里的罗布斯塔种比阿拉比卡种更抗虫害,和它本身咖啡因含量高也有关系。

咖啡因在许多植物上都能被发现,只是在咖啡与茶中,含量明显居高。

▎脱离“量”去讨论厉害,都是耍流氓!

我们讨论一样东西有益还是有害,是不能脱离“量”这个因素的。过量喝水会水中毒,但吃一盒“皮鞋”做的“老酸奶”尚不足以致死。

正如我们给宠物喂药,说明上总会备注宠物的体重和对应用量,药性或毒性的发挥与血液浓度是分不开的。

所以,正常汲取咖啡因,无法“毒害”成年人这样的庞然大物,反而会成为兴奋剂。

脯乳期的妈妈喝一大杯咖啡,可能会让小宝宝一整晚不睡。相反亦同,一个两岁小朋友抿一小口咖啡,大人无须慌张失色。

一杯180毫升的过滤式咖啡含咖啡因约60mg~150mg(0.06~0.15克),意式咖啡还会再少一些。

咖啡

连锁咖啡店总会有特大杯(750ml)的咖啡,有些人说喝完大杯之后会感到心慌、胸闷,建议别再为了贪便宜而选杯的。

▎什么人最不能喝咖啡?

对于妊娠期和脯乳期的女性朋友,即便想喝咖啡,也还得偷偷喝,我接触到的客人,家里的老人一般是坚决不同意喝咖啡的。

所以,本着不会有利但可能会(不见得会)有害的衡量,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原因,我不会建议她喝咖啡。

但也有不少经常喝咖啡的朋友,刚当上妈妈的时候也照喝不误,但会有意识地节制,这是比较可取的做法。

然而,肾脏病患者、心脏功能障碍患者如果摄取咖啡因,在体内会有代谢负担,咖啡因的半衰期大大地延长,还是与咖啡、茶、可乐绝缘。

▎无因可乐是甜腻的可乐味汽水!

喝过无因可乐吗?我喝过。

正常的可口可乐,喝下去的时候,汽水进入口腔,口中的温度让气体释放,口腔的泡沫感在呼吸道、食道扩张的一刻,正是可口可乐风靡几十年的“过瘾感”!雪碧也无法做到充斥与扩张的过瘾。

然而,喝无因可乐,“爽感”是打了折扣的。甜度也感觉比雪碧更高。喝完之后,甜腻感比较强烈。

一罐330ml的可乐含有40mg-65mg的咖啡因(一杯200ml的手冲咖啡与550ml的可乐咖啡因含量相当)。

可口可乐公司说,一开始添加咖啡因是为了治疗咳嗽,可口可乐的前身是药剂,因为咖啡因有扩张呼吸道的作用。

可乐的“爽”是咖啡因作用,无因咖啡的甜腻感是因为没有咖啡因吗?有人说,咖啡因能够缓冲(另一说是抑制)血糖飙升的不适感。

顺便延伸一个题外话--咖啡因与血糖的关系。

我专门查过一些研究,综合起来的结论是:当开始饮用咖啡时,血糖和胰岛素的水平可能会升高。

而饮用咖啡几周或几个月后,血糖和胰岛素的水平可能会比你开始饮用前要低。(即长期和短期的影响之间存在一个相反的结论。)

▎低因咖啡是怎样制作的?

关于低因咖啡的标准,业内并无统一。

欧盟规定豆内的含量低于0.1%(注:阿拉比卡含量为0.9-1.4%,罗布斯塔为2-3%)即为低因咖啡。

2008年,喀麦隆发现了天然无因品种CoffeaCharrieriana,时隔数年,市面上仍未见到。所以,我们常说的低因咖啡都是经过人工处理的。

早在20世纪初,已经有低因咖啡厂。除了贩卖咖啡之外,处理后析出来的咖啡因也是他们的产品,贩卖给药厂或食品厂。

德国人Roselius通过酸碱法将咖啡因析出,再以苯液作为溶媒。因为有机媒液会残留在咖啡豆上,容易致癌,这种方法早已停用。

如今产业上去除咖啡因有三种方法:

1、瑞士水处理法(Swiss Water Process),如今的去因法,后文详细讲;

2、二氧化碳处理法,将二氧化碳加压,二氧化碳会液化,咖啡豆浸泡在液态二氧化碳中,咖啡因能够高效去除;

3、乙酸乙酯冲洗法。因为乙酸乙酯在果蔬中常见,于人体无害,当时又称为天然低因处理(natural processed decaf)。

瑞士水处理法

首先要说明的是,瑞士水是因为最早在瑞士发明实验成功而得以命名。而市面上的瑞士水低因处理咖啡则是来自加拿大的一个代工公司。

在说明这个处理法之前,先回顾初中生物学节实验课---洋葱外表皮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高时,细胞液的水分会穿过原生质层向细胞外渗出,液泡的体积缩小......也是渗透与扩散原理。

瑞士水处理,也是这个原理。先煮好一批咖啡,让水饱和,得到饱和液(GCE,Green Coffee Extraction),然后用活性炭(或过滤膜)在饱和液中吸收隔离咖啡因。

剩下的溶液用于浸泡下一批咖啡生豆。由于物质溶解平衡的原理,每次新的一批生豆在浸泡中只会溶解出咖啡因,风味物质则得以保留。是这样,往复循环处理。

说明工序原理之后,却有两点疑问:

1、如果是精心处理的精品批次,咖啡农用心的风干处理岂不是遭遇“水泡”?

2、饱和液只用于一个批次的豆子?绝不混泡吗?

商业社会从来都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人类还是比较喜欢自己想象出来的安全感,有时候掩耳盗铃,有时候“此地无银”。或举棋不定或南辕北辙。人类常常的自我矛盾也会产生出商业需求,像低因咖啡--想喝咖啡,但不想有咖啡因。

爱喝咖啡的人,无因解不了瘾。不爱喝咖啡或者喝不了咖啡的人,咖啡对他们来说根本可有可无,是否存在咖啡因成了个伪命题。

低因咖啡的诞生,不过是满足小部分戒不掉“咖啡瘾”的人,企图在心理上过把瘾。

但若谈及味道,鲜见到有人会对低因咖啡进行品味鉴赏。某咖啡大师更是将其比喻为“翻焗的面包,翻蒸的鱼”般空洞乏味。

那么,重点来了,敲黑板!

能不能享用“正常”的咖啡豆,也可以做到吸收少一点咖啡因?

比如,尝试快冲,让咖啡粉和水接触时间短一点。(备注:咖啡因分子较重,溶解速度比较慢)

比如,萃取一杯浓缩,兑多一点水,冲淡一点,然后不喝完一整杯,只是小饮几口。

......

方法很多。

可乐无因不“爽”,咖啡无“因”不快。

精品咖啡,为的是品味鉴赏咖啡的“产地风味”。

还是那句,喝咖啡可以提神,但不是为了提神;

喝红酒可以喝醉,但不是为了买醉。

咖啡与茶饮

从咖啡饮品店到零售新场景

2017年,咖啡与茶饮同时迎来爆发,无论是精品咖啡馆,还是新中式茶饮店,人们对咖啡与茶饮的兴趣又迎来了新的高潮。消费需求也从强调风味和口感的基本需求,逐渐延伸至对健康、功能性的产品升级,以及饮用体验,折射出的生活态度、理念和情怀等等,咖啡与茶饮更多地具备了休闲化、社交化、标签化的属性。而走出咖啡馆、茶饮店,各种新概念的即饮包装饮品又将如何席卷零售新场景?2018FBIC,您将会看到:

·走高端化、精品化路线的即饮咖啡和茶饮:如强调优质原料、萃取工艺或独特口感的罐装精品咖啡、即饮冷萃咖啡、冷萃茶、氮气咖啡、气泡果茶等;

·跨界融合带来的全新体验:如咖啡与蛋白饮料、可乐、苏打水的结合,茶与鲜果、咖啡、奶酪等的结合;

·强调功能性,迎合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如草本功能茶、发酵茶、姜黄茶,防弹咖啡、能量咖啡、益生菌咖啡等等;

·满足小众需求却也能成为网红爆品:如风靡全球的透明咖啡、透明奶茶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行业分类:饮料 | 核心内容:咖啡
好妞妞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