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蚌埠市福淋乳业有限公司 | 广东同润堂饮料有限公司 | 河北天天乳业集团有限公 |
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 | 焦作优贝饮品有限公司 | 北京顶养科技发展有限责 | 湖南国飙贸易有限责任公 |
衡水绿源食品有限公司 | 河南益和源饮品有限公司 | 四川盼中盼食品有限公司 | 益可滋(青岛)饮品有限 |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多力多滋”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品牌,这款以三角造型著称的玉米片曾在2007年登陆过中国市场,但随着消费环境的变化,多力多滋的销售力度日渐减弱,最终于2010年左右,大规模退出了中国。
不过,2017年5月底,多力多滋又回来了!时隔7年重新回归的多力多滋,不仅带有了更多的“中国化”特色,还对售价、包装、推广模式等方面做出了大幅度的调整,以适应中国新市场。
4亿美元大单品,背靠“百事”好乘
多力多滋诞生于1966年,是百事旗下的美国菲多利食品公司的支柱产品之一,它不仅是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的款玉米片,更一款价值4亿美元的优质产品,销往了全球的众多。
菲多利食品是百事公司旗下的一个专门负责生产、销售玉米片、薯片等休闲食品的部门,除了多力多滋外,菲多利食品旗下还拥有乐事、奇多等诸多知名薯片品牌,并将大量产品带入了中国市场。
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菲多利食品的产品几乎垄断了中国超市零食货架上的50%。雄厚的企业实力,加上“百事”这一品牌带来的影响力,让多力多滋玉米片进入中国之路更加的水到渠成。
2007年首度入华,3年后黯淡收场
2007年左右,百事正式将多力多滋玉米片引入中国,但是,这款产品并未和乐事等品牌一样好运。虽然也收获了一批拥趸者,但是多力多滋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绩,甚至在一些区域遭遇了销量滑铁卢,最终于2010年左右淡出中国市场。
不过,多力多滋并未在中国市场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多力多滋作为进口食品在电商平台或者进口店中有所销售。
首度入华以失败告终,也引发了行业人士的关注和探讨。据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影响因素:
1、薯片行业竞争压力大。多力多滋入华的2007年,中国的休闲产业已经得到快速的发展,乐事和品客成为了薯片领域中所占份额最多的产品,中国本土也有一批强势的薯片品牌崛起,进一步挤占了多力多滋的市场份额。
2、不符合国人的消费习惯。中国人普遍不太喜欢玉米片等偏硬的零食,而更钟爱酥脆的口感。此外, 2007年引入中国的多力多滋以芝士味为重,西式口感浓郁,因此会有一批消费者表示不习惯。
3、宣传推广力度小。作为一款玉米片产品,多力多滋本身在中国的消费基础偏于薄弱的情况下,同时,在中国市场上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导致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均偏弱。
阔别7年终回归,降价、换装、重推广
2017年5月底,多力多滋玉米片正式回归中国市场,不仅在上海、北京、厦门等城市中的商超门店进行铺货和销售,同时还进驻了天猫超市,进行电商平台的推广。此外,在乐事的天猫旗舰店中,也推出了和多力多滋相关的新品和活动。
和2007年首次登陆中国时相比,此时推出的“新版”多力多滋玉米片,出现了几个方面的明显调整:
1、价格明显降低。在2007年时,65g的多力多滋售价9元,而此次推出的产品,售价为6.2元/68g,价格直降三分之一。而在北京一些超市中,推广力度较大的多力多滋,更是打出了3.5元/袋的超低价格。
2、包装升级革新。次在中国销售时,中国市场上的多力多滋采用黑色与银色为底色,包装上不仅印有涂鸦风格的背景图案,还以代码D2、D3来表示口味,如D2代表拉风芝士口味等等。百事当时表示,这款产品将消费目标锁定为80后、80后的“玩酷一代”,因此打造这样的炫酷包装风格。
而2017年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多力多滋,在色调上则柔和热情了许多,根据爆香热辣、烈焰烧烤味、劲浓芝士味等不同的口感,采用紫色、灰色、红色等包装,在陈列架上更加醒目诱人。
3、更加符合中国特色。不难看出,和“旧版”相比,多力多滋带有更多的中国特色烙印。“多力多滋”的中文名字被鲜明的印在包装上,且由中国本地的工厂进行生产,运输、仓储都更加便利。
4、宣传力度大大加强。多力多滋玉米片2010年撤出中国市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于产品未能成功打响知名度,奠定消费者基础。此番重新入华,多力多滋进行了一系列的宣传推广活动。
多力多滋不仅成功签约年轻演员王大陆作为官方代言人,更通过“大胃王密子君”、“梁上进”等在90后、00后消费者中颇受欢迎的“网红”代表人物,进行“全新上市,放胆来试”等直播宣传。
在线下,多力多滋已经成功进驻多家一线城市的商超系统,联合成熟的乐事品牌,一起进行堆头陈列,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
目前,多力多滋还处于重新上市的初期阶段,围绕着“乐事成熟品牌带动”、“低价促销推广”、“线上品牌传播”几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营销活动。不过,在未来的推广过程中,如何打造中国消费者对玉米片品类的认知,潜移默化影响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将是多力多滋抢占中国市场份额的关键。
2025/5/9至202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