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孟州市景一饮品有限公司 | 广东省汕头市新伙伴食品 | 济源市鑫源饮品有限公司 |
焦作优贝饮品有限公司 | 青岛慧能多农业发展有限 | 河北天天乳业集团有限公 | 广东同润堂饮料有限公司 |
蚌埠市福淋乳业有限公司 |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 佛山市懋源食品饮料有限 | 河南益和源饮品有限公司 |
国内奶农近年处境一直不太好,销售价格满足不了成本价格,并且奶源过剩还有奶企拒绝收奶,再加上进口奶的冲击,奶农面临的问题实则关系到生死存亡。
董长林所在的浙江省宁波市横街镇某合作社原本有四家奶户,1250头牛,但如今只剩董长林一人养着的200头牛。
他向本地乳企供应原奶。企业收购价是每公斤4.3元,但每公斤成本是5元,也是说,每生产1公斤原奶会亏损7毛钱。全算下来,一年亏损额高达100万。
许多奶农只好选择退出。“其他三家去年把奶牛全卖掉了,”他说,引进时每头牛3万元,卖时按宰肉价算,每头不到1万元,合作社亏了2000多万。
其实,与北方产区相比,董长林所在镇的原奶价格还在相对高位。兴业证券发布的报告显示,从今年7月开始,北方主产省区奶价连续数周在3.39-3.40元/公斤的价位波动。
除了奶价低迷,部分乳企拒收现象也让奶农受到打击。内蒙古、黑龙江等奶业大省的多名奶农抱怨,乳企每天限量收购原奶,“多一滴也不要”。
兴业证券在报告中指出,2016年上半年,主要省拒收限收的奶量达到总奶量的10%,小奶农和奶站产能继续淘汰。
原奶产能过剩
让奶农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是原奶产能过剩。
刘江城在奶牛养殖大县——哈尔滨市双城区做过奶牛养殖场厂长,据他回忆,几年前,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的信心有所恢复,许多人开始进口奶牛、投资建厂。
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在《2016年度乳制品行业形势分析及下年度工作思路》中发布的数据,从2011年至2015年的5年间,我国进口奶牛共计69.46万头,进口量是2001年至2010年10年间的1.67倍。
超大型规模奶牛场纷纷建设。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收集到的媒体报道信息,共有签约、开工、投产项目16个,其中万头以上牧场11个,总饲养规模26.8万头,总投资近120亿元。
刘江城说,根据当地政策,奶牛数超过300头、并符合其他条件的话,可以获得300万元补助,但养殖场真正能拿到手的补助只有一半。
“现在奶价跌了,当地多数奶农都想把厂子卖掉。”他说。
对此,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指出,由于奶牛养殖业的盲目发展,导致原料奶产能过剩,一些地方出现卖奶难,乳品企业和奶牛饲养业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进口乳粉冲击国内市场
一方面是原奶产能过剩、奶农卖奶难,另一方面,乳企正大量收购进口的大包粉。
所谓大包粉,是用原奶制成的原料粉。“进口乳粉卖2万元一吨,国产乳粉成本要3万多一吨,乳企当然会选便宜的。”刘江城说。
国产原奶在价格上处于明显劣势。根据国际奶业经济学会的数据,2015年全球全年原奶平均价格为1.85元/千克,美国2.37元/千克,新西兰1.65元/千克,我国10个主产区原奶平均价格为4.05元/千克。
饲料价格高、单产量低是背后原因。刘江城说,我国的奶牛一般每头每天产奶20公斤,年产6吨,而国外品种较好的奶牛每头年产量高达10吨以上。
饲料方面,董长林说,粗饲料中的苜蓿草在美国400元一吨,在宁波卖3000元一吨,精饲料中的玉米在美国2毛多一斤,在宁波便宜点也要9毛多一斤。
“成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怎么跟人家竞争?”董长林反问。
在董长林看来,进口乳粉对市场的冲击并不是主要问题。
“巴氏奶是用巴氏消毒法处理的鲜奶,很难被进口乳粉取代,因为保质期短,本地奶源具有优势。”董长林说,但问题是,有些企业用复原乳冒充常温奶或巴氏奶,廉价销售,断了奶农一点竞争希望。
他说,“宁波过去有1万头奶牛,鲜奶销量为20吨,现在只剩下3000头奶牛,销量却增加到120吨,这多出来的100吨鲜奶是哪里来的?”
复原乳俗称还原奶,是指把新鲜牛奶经过高温杀菌干燥制成乳粉后,再还原成液态奶的乳制品。广东省奶业协会顾问王丁棉指出,巴氏奶能保存绝大部分的营养,但复原乳要经过多次高温、脱水、加水的过程,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
根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使用复原乳作为原料生产液态奶的,应当标明“复原乳”字样,并在产品配料中如实标明复原乳所含原料及比例。
2005年出台的《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在巴氏杀菌乳生产中不允许添加复原乳。
今年5月中下旬,湖北省食药监局通报了对10余家企业进行突击检查的情况,多家企业因未按规定标注“复原乳”字样被要求整改。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标注“复原乳”的产品很少,多数液态奶包装上会标注“生牛乳”。对此,王丁棉说,乳企使用复原乳而不进行标注的现象并不少见。
2024/11/8至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