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 西安冰峰饮料股份有限公 | 佛山市懋源食品饮料有限 | 湖南国飙贸易有限责任公 |
衡水绿源食品有限公司 | 北京顶养科技发展有限责 | 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 | 山东养生冠食品有限公司 |
四川风云广告 | 孟州市景一饮品有限公司 |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 四川盼中盼食品有限公司 |
盛夏的饮料市场硝烟不断,娃哈哈创始人之女也加入战场,推出个人定制果蔬汁饮料。
7月4日起,Kelyone登陆上海市场,每日限量300份,规格统一为300ml,价格为28元、38元、48元不等,并注册了宁波宏胜优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来运营。
隐去娃哈哈沿用了近三十年的品牌形象、做自有品牌的互联网健康饮品,同时主攻一线城市,与传统的娃哈哈颇有些“格格不入”。但宗馥莉有自己的理由:在行业不景气、新消费习惯、娃哈哈在一线城市品牌形象缺位等背景下,“我想推个新的品牌,但又不想走老的路线,去做正常的经销商体系。”
“你是喝娃哈哈长大的吗?”“我不是。”
在位于杭州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宏胜饮料集团,34岁的总裁宗馥莉坦言自己爱喝的是乌龙茶和铁观音。身为宗庆后的独生女儿,她干脆得让人猝不及防——即使对自己家族的产品也是如此。
2004年,宗馥莉拿到洛杉矶佩珀代因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的学位证书后回国,结束了自高中开始的留学生涯。最初,她被父亲安排到娃哈哈下辖的二号生产基地负责生产管理。后来,她成为杭州宏胜饮料集团总裁。宏胜饮料集团承担着娃哈哈将近三分之一的代加工业务,主营食品香料、机械模具、印刷包装和饮料生产等,在全国有16个生产基地和36个分公司,2011年公司营收已经突破了100亿元。
过去十年,宗馥莉通过掌管宏胜,摸透了饮料生产的各个环节,熟知不同产品香精配料的比例、食品消毒的流程以及如何安全配送成吨的饮料。“我的强项应该是开工厂,”她笑着说,“一年之内我可以开五个工厂。”
当所有人瞩目她何时继承宗氏庞大的家业时,她却思忖着颠覆。
谁都知道,在饮料行业,娃哈哈有多牛。创始人宗庆后在20世纪80年代从代销汽水和冰棒开始白手起家,30年来搭建了一个庞大的食品饮料集团。
然而,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的重视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娃哈哈和许多饮料业同行一样,面临新消费人群、互联网营销等尴尬,曾经的产品纯净水、营养快线等销量下滑。它不断高频次地推出新品,但在一线城市反响平平。几年前,宗馥莉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娃哈哈到了一个“危险时刻”,“整个集团的生意都没有像以前那么好了,大家都有点茫然失措。”
饮料行业正处于危机中 靠直觉做定制化果蔬汁
转变的契机发生在今年春节前,宗馥莉有了做网络定制果蔬汁的想法。
不同于传统的加热杀菌饮料,没有食品添加剂的冷榨果汁一直被认为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好莱坞明星、维密模特和各路网红的卖力渲染下,百分之百果蔬汁已经和纤体、净化、轻盈等潮流绑定在一起,备受追求健康和绿色生活的城市白领的欢迎。
而宗馥莉觉得,果蔬汁所谓“减肥”“纤体”“降血压”等噱头让人觉得“太沉重”,购买和享用应该是轻松愉悦的体验。她说:“有一百种水果和蔬菜,你可以选三四种甚至五种组合,比如苹果和芒果、芹菜一起配;怎么搭我都可以做出来。而且还会用笑脸或者哭脸提醒你这瓶饮料的口感如何,但是如果你坚持做‘黑暗料理’,也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过年的时候,她找了几个朋友聊了一下,觉得可行,春节后一上班她在公司全力推动,以自己的英文名将产品定名为Kellyone。“定制化果蔬汁还没有人做过,在这点上,我是靠我的直觉的,所以也有可能会失败,但也可能填补一个市场的空白。”她说,“我直觉挺好,可能有一部分是遗传。”
从一家饮料加工厂商(B2B)大踏步进入消费者市场(B2C),并且用互联网方式做定制饮料,像多年给苹果手机做代工的富士康想做自有品牌的手机。宗馥莉很清楚这种难度,“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可以说我是选择了继续再创业。我们行业正处于危机中,人们消费的方法变了,不过这反而是个好时机去尝试点新东西。我花了11年去学习,现在是时候做点什么了。”
宗馥莉投入几百万招兵买马,建造了一个400平方米的中央厨房。这款300ml/瓶的果蔬汁饮料根据原料不同,定价为28元、38元和48元,冷链配送,保质期7天。
娃哈哈转型父女意见相左 老爸“改良”女儿“需要内部清理”
宗馥莉透露,做定制化的自有品牌,果蔬汁只是个产品,第二个她想做茶,后面还想做咖啡。她希望kellyone系列到2020年收入能有几十亿元,“但现在我真不好说”。
她特意强调,自己这场有关果蔬汁的小小变革,从来没有跟父亲讨论过,也不打算获取这位对中国饮料市场了如指掌的饮料大王的任何建议,“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宏胜集团生产总监周九铭说:“娃哈哈集团总部现在没有任何人对这件事表态,但是大宗总(宗庆后)肯定也希望Kelly做这个尝试。大宗总大概自己也想做这种创新的模式,只是娃哈哈的船太大,转变起来太难。”
对娃哈哈转型,父女看法不同。
宗庆后认为,让一个拥有150多个分公司、3万员工的庞大企业转型,只能做改良;宗馥莉则觉得转型已经极为迫切——“它需要内部清理一下,人员也是,市场结构也是,然后整个思路需要重新调整。”
近几年,宗庆后带领娃哈哈探索包括商业地产、奶粉、服装等在内的多元化业务,但是成果都不尽如人意。在2015年经销商年会上,宗庆后表示,2016年娃哈哈将强化对核心城市的开发和渗透力度,开始向一线进军。
宗馥莉也愿意聊聊娃哈哈的转型设想。除了接娃哈哈的饮料生产订单,她也在负责开拓国际市场。她脑海里隐约有一个遥远的庞大计划:“也许娃哈哈未来会变成一家物流公司?数据公司?金融公司?……当然这些想法还是雏形。其他的可能性我也会尝试。这么大一个家当,说起转型来不可能像互联网这么快,这条路可能要用五年甚至十年去走,你可以让它更长。”
但现在,对宗馥莉而言更紧迫的命题,是让人们看到她作为“宗庆后之女”之外的自己。
“(Kellyone)失败了会怎样?”
“重新来过”。
宗馥莉说,这是她自己的事,是宏胜的事;与父亲无关,与娃哈哈集团无关。
如果我做得成功的话 我希望能够去并购娃哈哈
外形而言,宗馥莉带有很深的父亲的痕迹:高挑,面部线条坚毅。她还被员工称为“娃哈哈第二勤奋的人”——当然是她年过七旬的父亲宗庆后。
但论起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企业管理,这对年龄相差37岁的父女太不一样了。
宗庆后一年365天,有200天跑在市场一线,至少亲自面见所有一级经销商一次,他更相信用脚跑出来的经验和直觉;但在宏胜员工眼里,宗馥莉更关注数据分析。
宗庆后重“人治”,事必躬亲,推崇“家文化”,不只是企业员工,连经销商都成为了这个家庭的一分子。
而“人情”在宗馥莉的眼中更像是一粒沙子,她崇尚的是制度和效率,早期她手下的一些员工会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被直接开除。宗庆后则会悄悄地把被女儿开除的员工“收回”娃哈哈集团。
这构成了宗馥莉与父亲的差异,也让不少从娃哈哈总部来到宏胜的员工感到不适应。宗庆后劝她要多“接地气”,几年前宗馥莉不明白,后来她逐渐调整做一位“中国式女老板”:“我得感谢大家包容我。特别是现在做新产品,我开始对员工有一点鼓励了。有时候我也会犯错,我会老实地跟大家说,不用担心,我不会骂你的。”
如今,宗馥莉与父亲有时一个月也见不了一次,通过媒体知道彼此的近况对他们来说不夸张。宗馥莉有时会在周五回家吃饭,席间,父女聊聊“菜做得好不好吃”,不谈工作。
以前工作的时候,父女常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争论,谁也不能说服谁。在下属眼中,这种争论基本以宗庆后的让步终结:“先按你说的去做。”
2013年,在一场颁奖活动上,主持人白岩松问宗馥莉:“爸爸是不是你的偶像?”她回答:“爸爸既是我的偶像,也不是。说不是的主要原因是我希望能超越他,把娃哈哈做得更好。独立是我的特点,我希望能让娃哈哈更加年轻、时尚和国际。”
宗馥莉上学时的偶像是宋美龄,后来是朴槿惠和希拉里。毫无疑问,她们都是女性。“现在最仰慕我自己了,我可以这样说吗?”她收起笑容,严肃地说,“还是靠自己比较好”。“我不介意成为网红,但是我想要成为一个跟人家不太一样的网红,我还是想要走企业家这条路。”
“对我来说,我不想做个继承者。为什么一定要继承呢?我不想去继承一家公司,但是我可以去拥有它。如果我做得成功的话,我希望能够去并购娃哈哈。那是一种拥有,不是继承,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