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饮食方面有了显著变化,曾几何时被视为高端的冷鲜肉如今成了多数家庭餐桌上的常客。
那么,人们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包括老人、家庭主妇、上班族在内的20多位市民在接受采访时,其中近六成市民表示,已经习惯了购买、食用冷鲜肉,而原因多是出于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习惯了,基本都是利用下班时间或周末逛超市的时候购买生活用品,比如米面油,比如鸡鸭肉。” 4月10日晚上7时许,在漯河市嫩江路双汇专卖店内,王女士熟门熟路地和几名工作人员打了个招呼,挑选了一块包装好的里脊肉,然后排队等待交钱。
32岁的王女士在当地一家私企上班,爱人是一名公务员,孩子刚刚上幼儿园,周一到周五白天由住在同城的姥姥、姥爷帮忙接送照看。说起自己到专卖店购买冷鲜肉的举动,王女士坦言“习惯了”,“一是真的没时间去菜市场转悠,下班恰好路过这里,很方便;二是因为专卖店或超市里的肉品,尤其是双汇这种大品牌的冷鲜肉质量让人放心。”
王女士告诉记者,不仅是自己,小区的不少邻居、单位的很多同事也都是选择在专卖店或超市购买冷鲜肉,“价格和菜市场比起来稍微贵一点,但环境好,主要是产品质量有保障啊!”
和王女士这些年轻人相比,菜市场相对便宜的热鲜肉,一度是众多大爷大妈的首选。对此,家住漯河市大河花园的吴老太很有感慨。
今年71岁的吴老太以前住在临颍县农村,是一名小学退休教师,后来儿子结婚了,儿媳妇又生了双胞胎孙子,她和老伴就主动请缨来城里带孙子。带孙子倒是没问题,可买菜做饭的事情却把老太太难为住了:去菜市场有点远,到附近的超市买有些贵。无奈之下,每天一大早,老太太就出门赶往菜市场,挑挑拣拣加上来回的时间,一上午就过去了。
其实,吴老太儿子媳妇每月的收入很不错,根本不需要如此节俭,而孩子们也一再交代老人:去菜市场买点蔬菜就行了,鸡鸭鱼肉之类的在超市或专卖店买,放心。但老太太一直我行我素。直到去年春天有一次,老太太赶了个早买了一大块自以为很便宜的五花肉,准备周末做红烧肉,没想到忘了放进冰箱,晚上起夜时却发现那块扔在厨房菜板上的肉竟发出蓝光,后来一鉴定竟然还是病死猪肉。
“那以后,我再也没去买过菜市场的便宜肉了,都是到超市或双汇专卖店买冷鲜肉。”吴老太说起自己的经历连连摆手,坦言自己这个年纪的人节省惯了,“但现在想开了,孩子们收入很高,咱也不必抠抠搜搜的,加上现在很多人坏良心在吃的东西上做手脚,一不小心就出问题。”
“如今,每天一大早我们小区的好多老太太结伴去附近的超市买蔬菜、冷鲜肉,赶上节假日、周末还有促销,那里的东西让人放心,算起来根本没有多花钱。”吴老太说到此处,又忍不住笑了起来,“节省是对的,但不能啥都图便宜,如今啊,我们这些老太太也学会比品质了。”
专家:冷鲜肉是消费者最佳选择
那么,什么是冷鲜肉?简单来说,冷鲜肉是严格执行国家检疫检验制度,宰后白条迅速进行冷却处理,温度在 24 小时内降至0℃~4℃,并且在后续的分割、运输、贮藏、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冷链条件下的新鲜猪肉。
专家指出,冷鲜肉从外形、口感、营养等角度来看都优于其他肉类,是消费者购买肉类的最佳选择。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伟认为,冷鲜肉的问世对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双汇等企业发展冷鲜肉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实事求是地解决了中国人吃肉品质提升的问题。目前,冷鲜肉是最科学的一种肉类消费方式,这种肉类从外形、口感、营养等角度来看都是最佳的。”
对于专家的说法,前文提到的王女士表示,自己此前并不清楚冷鲜肉和热鲜肉的差异具体有多大,“但很明显,一个是在超市低温下出售,一个是在市场上露天出售,温度稍微高一些,蚊子、苍蝇乱飞,可想而知卫生状况会怎样。”
而吴老太的回答更是直接:“菜市场的热鲜肉细菌多、不卫生,那些冰冻肉口感不好,比较一下还是双汇这种大品牌的冷鲜肉放心。”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总资产100多亿元,员工65000人,年产肉类总产量3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0位。 查看本品牌>>